第三章 容貌鉴《冰鉴-pg电子试玩免费

2020-03-08 作者:九星记

容貌鉴·总论容貌
容以七尺为期,貌合两仪而论。相顾相称,则福生;如背如凑,则不足论。
容以七尺为期,貌合两仪而论②。胸腹手足,实接五行③;耳目口鼻,全通四气④。相顾相称,则福生⑤;如背如凑,则林林总总,不足论也⑥。
【注释】
①容貌:容,指的是人的整个躯体,如胸腹、手足、腰背等均包括在内,还包括人的举止、情态,如行、坐、卧、食,以及言谈话语和喜怒哀乐等。貌,特指人的面部的形象或状貌,包括口鼻耳目及其动态与静态。面部是生命力旺盛与否、先天禀赋优良与否的显示器,体现着人与自然和社会的适应、吻合程度。所以古人称:“列百部之灵居,通五腑之神路,推三才之成象,容一身之得失者,面也。”
②容以七尺为期,貌合两仪而论:七尺,指人的身躯。古代尺小,所以称人的身躯为“七尺之躯”。期,限度。合,这里是“就”的意思。两仪,指阴阳、天地、雌雄、男女、尊卑、动静、有无等相对相斥又相辅相成的一组事物,本为易学概念,这里用来论人,指天庭和地阁。还有一种说法,指两眼或手和足。这两句话的意思是:观人看相,姿容以七尺身躯为限度,面貌主要是评断两眼。
③胸腹手足,实接五行:五行,本指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五种元素,这里则指五脏。阴阳五行家和中国医家都认为,五脏对应五行,对应关系如下:
肝属木,心属火,肺属金,肾属水,脾属土。
而五脏又与胸腹手足即躯体相通,所以说“胸腹手足,实接五行”。这两句话的意思是:人的胸腹手足即身躯,都和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五行相关联,具有它们的某些属性和特征。
④耳目口鼻,全通四气:四气,即是四时之气,又为五脏之气。阴阳五行家和中国医家认为,人的五官与五脏及四时相通,对应关系如下:
目通肝,为肝之窍,属春;唇通脾,为脾之窍,属四季末;舌通心,为心之窍,属夏;鼻通肺,为肺之窍,属秋;耳通肾,为肾之窍,属冬。这两句话的意思是:人的五官即耳目口鼻,都和四时之气相贯通,具有它们的某些属性和特征。
⑤相顾相称,则福生:相顾,这里指的是人体各个部位的相互照应和匹配。相称,这里指的是人体各个部位的对称和协调。“相顾”和“相称”,是哲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。这两句话的意思是:如果人体的各个部位相互照应、匹配,彼此对称、协调,就会为人带来福分。
⑥如背如凑,则林林总总,不足论也:背,悖,即反,即人体的各个部位不相互照应、匹配。凑,紧密,即人体的各个部位不彼此对称、协调。林林总总,纷纷散乱的样子。这三句话的意思是:如果人体的各个部位相互背离或彼此拥挤,相貌显得纷纭不端、散乱不正,其命运就不值一说了。
【译文】
凡是观人形貌,观姿容以七尺躯体为限度,看面貌则以两只眼睛来评断。人的胸腹手足,都和五行,即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相互关联,都有它们的某种属性和特征;人的耳目口鼻,都和四气——春、夏、秋、冬四时之气相互贯通,也具有它们的某种属性和特征。人体的各个部位,如果相互照应、匹配,彼此对称、协调,那么就会为人带来福分,如果相互背离或彼此拥挤,使相貌显得乱七八糟支离破碎,其命运就不值一提了。
【智慧解析】
“容以七尺为期,貌合两仪而论”。这句话有这么几层意思:“容”和“貌”是两个概念,有各自的含义,不能混为一谈,此其一也。“容”指人的整个身体及其表现出来的情态,“貌”则是指天庭至地阁之间的整个脸部,此其二也。容的范围限七尺之躯,“貌”的范围在“两仪”之间。此其三也。
人体各个部位都与五脏相关联,而五脏又有各自的属性,这个属性是指五行: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的特质,这就是“胸腹手足,实接五行”而“耳目口鼻,全通四气”。说的是五脏之气与四时之气互相呼应,通过耳目口鼻各窍而相通。
古代圣人追求的最高境界是“天人合一”,“胸腹手足,实接五行;耳目口鼻,全通四气”,就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,认为人是一个由身体各部位互相配合、互相作用的整体,各部位应相顾相称,和谐生动。所以,三停平等而匀称,大小不亏——即该大者要大,该小者要小。“相顾相称”是说胸腹手足互相般配,耳目口鼻相互照应,只有这样,才符合自然之理,既能表明身体健康,还能表明其相不凡,所以才有“相顾相称,则福生”之说。反之“如背如凑,林林总总”,当然是指人体各部位生拼硬凑,纷纭杂乱,这样的人自然“不佳”,所以不值一提。
如果容貌恭敬就是吉利,如果容貌不恭敬就会怠惰、倨傲、骄纵、衰落,这样一来就会有祸患;如果举止端庄则吉利,如果不是举止端庄,如步履太大,高视阔步,站位不当就会有祸患。这些观点都是根据人情事理,和阴阳五行灾异之说迥然有别;只不过是论述容貌的地方比论述举止的地方多一些罢了!然而如《后汉书》记载汉桓帝时梁冀秉持国政,兄弟富贵盛极,骄傲自恣,喜欢驱马驾车,长驱直入,甚至回家时仍然马不停蹄,长驱而入,老百姓称其为“梁家灭门驱驰”,后来梁冀兄弟及家人果被诛灭。《三国志注》记载管辂曾说邓扬走路时好像没有筋骨,宛如一堆走肉;站立倚靠时好像没有手足一样,把邓扬比为“鬼躁”,意为像鬼一样浮躁。《续世说》中记载张融的举止也很奇特,平常居坐是脚膝端正,走路时则拖沓缓慢,昂首翘身,花样繁多,见到他的人都很惊异,围观的人好似市场一般,但张融却面无惭色,如无事一般,齐高帝曾经说:“这种人没有也不行,但是绝不能有第二个!”这里就是容貌、举止二者并论了。
站立要像乔木松柏一样,端坐要如华山泰岳一样,前进要像太阳一样朗朗正正,意气饱满,不疾不徐;后退要如流水一般,步履轻盈,态度安详,既不颠蹶,也不背逆,这样的人是高居上位的君子之相。站立时容貌端肃像斋戒一样;端坐时容貌如同参加祭祀一样,拜见高贵显荣之人时,不自觉地浩浩落落,步履轻飘;辞别孤立无援、贫寒微贱士人时,不自觉地依依不舍,步履徘徊,这样的人是身处下位的君子。在众人瞩目的地方,落座时故意做庄严肃穆状,于稠人广众之中,进退举止,故意装作安然舒泰,一拱手一作揖都显现出骨头软、屁股大者,是身居上位的小人;站立落座都不端正,手脚不停地摇摆,进见时则惊慌张皇、举止失措,退去时则急走快跑,形象慌张,肩也耸,背也摇,是身居下位的小人。
【智慧典例】
容貌不恭敬可能获罪
以容止观人,由来已久,《大戴礼记·少问篇》记载:“尧依据人的容貌设官授职。”《孝经》里有“容貌举止可以观瞻,进退有据,可为法度”的记载。《礼记·曲礼》说:“步履要稳重,手势要恭敬,目光要端庄,口气要和蔼,声音要恬静,头颈要端直,气色要肃穆,态度要端庄。”这样的说法由来已久了。《汉书·五行志》里记载的因容貌不恭敬而获罪取咎的事例达十几条,其中关于举止的有三条;《汉书·五行志》的叙述虽然很拘泥琐碎,但也是为后人为人处世,提供正、反两方面的鉴戒,富有深刻的意义!这里列叙如下:
《春秋左氏传》记载:桓公十三年,楚国的大将屈瑕讨伐罗国,斗伯比为屈瑕送行,回来时斗伯比告诉他的车夫说:“屈瑕这次一定要失败,举止高傲,心思不定啊!”于是马上晋见楚国国君,告诉对于屈瑕的看法。楚国国君马上派人追回屈瑕,最终是来不及了。屈瑕率军攻打罗国,路上不加防备。到了罗国,罗国人严阵以待,予以抵抗,屈瑕大败,自杀而死。
僖公十一年,周朝派遣内史过向晋惠公颁赐诏命,晋惠公接受玉器时显得很懒散。完成使命后,内史过告诉其周王说:“晋国国君大概要断子绝孙了!国王您颁赐诏命于他,而他接受玉器时却显得很懒散,这已是自暴自弃了,怎么能有继承之君?礼仪是国家政治的重要事务;恭敬是安身立命的重要途径;如果为人不恭敬,就会礼仪行不通,礼仪行不通,就会君臣上下混乱不堪,这样一来,国家如何能长盛不衰?”僖公二十一年,晋惠公死去,晋怀公继位为君,而晋国人杀死晋怀公,另立晋文公为君。
成公十三年,晋国国君派卸铸去鲁国请求军事支援,而卸铸在处理与鲁国的事务时很不恭敬,孟献子便说:“国家难道要亡了吗?礼仪是为人处世的要事,恭敬是安身立命的基础。卸铸为人处世不得要领,安身立命没有基础!而且卸铸是先朝国君留下的辅弼大臣,接受命令出使鲁国,请求军事援助,应该以国家大事为重。然而卸铸却置国家大事于不顾,怎么能不灭身亡家?”成公十七年,卸氏家族灭亡。成公十三年,各诸侯国国君朝觐周王,跟随刘康公讨伐秦国。成肃公在社稷坛接受服肉,态度很不恭敬,刘子说:“我听说过这样的话:人居天地之间,受命而生,这是上天的意志,也是命运的安排。所以言语行动、举手投足要讲究礼仪、注意威严,这样才能顺应天命。贤能的人因此而获得上天的赐福,而不贤能的人因此而获罪罹祸,所以君子要经常熟习礼仪,小人只有出力卖命;熟习礼仪的关键要常存恭敬之心,出力劳作的关键是要悖谨笃诚;恭敬的目的在于供养神灵,而笃诚的目的在于保守家业。国家的重要军国大事有两件,一是祭祀,二是征伐。祭祀时有执脂之事,征伐时有受服之事,这都是供养神灵的大礼仪。但是,成肃公接受服肉时大为不恭,这不是反其道而行吗?”当年五月,成肃公死去。
成公十四年,卫定公招待苦成叔,宁惠子任相职。宴席上,苦成叔态度倨傲不礼,宁惠子说:“苦成叔家要败亡了!古时候,宴请别人是为展示威严礼仪,免灾去祸,所以《 经》有这样的诗句:‘犀牛角杯也陈列,美酒那样的温和,既不求取,也不倨傲,只是祈求万福来临。’现在苦成叔态度倨傲不礼,这是招致祸患的事啊!”过了三年,苦成叔家族便败亡了。
成公十六年,晋国国君在周朝都城大会诸侯,单襄公看到晋厉公高视阔步,目中无人,就告诉鲁国国君说:“晋国恐怕将有大乱出现。”
襄公七年,卫国的孙文子出使鲁国,鲁国国君登上坛台,孙文子也跟着登上,叔孙穆子担任相职,看到这种情况就走上前去说道:“在各国诸侯会集的时候,我国国君从来都是走在卫国国君前面,今您却和我国国君并行而登,尽管我国国君没有意识到这件事,您难道能心安理得吗?”孙文子一句话也没有说,但也没有承认错误、请求原谅的意思。叔孙穆子便说:“孙文子一定会败亡!身为臣子,却冒行君礼,知道犯错而毫无改过从善之意,这是家败人亡的事啊。”襄公十四年,孙文子因驱逐卫国国君而自己最终叛逃外国。
襄公二十八年,蔡景侯从晋国回国,途经郑国时,郑国国君宴请蔡景侯,蔡景侯态度不恭。子产说:“蔡国国君肯定逃脱不了祸患!他犯的错误太大了。以前国君派子展前往东门犒劳军队而子展态度倨傲不恭,我说过:‘要更换这个人!’现在蔡国国君接受宴请而怠慢不敬!蔡国是个小国,对待大国怠慢不敬,自以为是,必将难逃死祸!如果蔡国国君出现祸患,肯定是由他的儿子引起,荒淫奢侈,不守父道,这样的人肯定子孙会出现祸患!”襄公三十年,蔡景侯便被他的太子般杀死。襄公三十一年,卫国的北宫文子出使楚国,见到楚国令尹围的仪仗规模很大,逾越了规矩,回来后对卫国国君说:“楚国的令尹派头很大,好似国君一般!他恐怕会有别的想法,虽然能实现他的愿望,但最终不会有好的结果!”卫国国君说:“你怎么能知道呢?”北宫文子回答说:“《诗经》里有这样的诗,‘恭敬谨慎,注意威仪,是百姓取法的准则’,现在楚国令尹没有威仪,百姓也就没有取法的准则了,无法给百姓提供取法准则的人,在上位治理天下,是不会有善终的!”
襄公三十一年,鲁国国君死去,季武子等人准备立公子稠为国君,而穆叔反对说:“这个人啊,居丧时根本没有哀痛的表情,悲痛的时候却面呈欢欣快乐,这就是没有规矩尺度,没有规矩尺度的人,很少有不招惹祸患的,如果立他为鲁国国君,季家肯定会有麻烦!”季武子不听穆叔的劝阻,终于立公子稠为国君。举行丧礼时,三次更换丧服,不守丧葬之礼,这就是鲁昭公。鲁昭公立后二十五年,听从臣下攻打季家,结果兵败出奔,死在外国。
昭公十一年的夏天,周单子在戚这个地方集会,周单子视线低下,言语迟缓,晋国的叔向据此认为“周单子一定会有死难临头!”
昭公二十一年三月,安葬蔡平公,蔡太子朱失去君位,地位很卑下。鲁国参加送葬的官员回来后告诉鲁国的昭子,昭子感叹说:“蔡国要亡了,蔡国要亡了!如果蔡国不灭亡,这样的国君,也不会有善终!《诗经》说:‘君主对政事不懈怠,百姓才能休养生息!’现在蔡国国君刚刚继位,而原来的太子就贬黜卑位,这将怎么办!”十月,蔡国国君出奔楚国。
定公十五年,邾国国君邾隐公来朝见鲁国国君,邾隐公高高地捧着玉器礼物,仰望着鲁国国君,而鲁国国君接受玉器礼物时漫不经心地俯视着邾隐公。子贡看到了这个场面,说道:“按照礼仪规则来看,两国国君都不会有好的结果。所谓礼仪,是国家生死存亡的根本大事,在左右周旋、进退俯仰之中体现出礼仪的精神。朝觐、祭祀、丧葬和征伐是礼仪中的大事。现在两国国君在春天朝觐时都不守礼仪法度,守礼遵仪之心已经丧失了!朝觐时嘉礼都这样不守规矩,如何能长久?仰望鲁国国君是骄妄,俯视邾隐公也是非礼之举!骄妄近乎叛乱,隆替近乎损身。君主是国家的首脑,国家要亡了!”

容貌鉴·论容
容贵“整”,“整”非整齐之谓。五短多贵,两大不扬;负重高官,鼠行好利。
容贵“整”,“整”非整齐之谓①。短不豕蹲,长不茅立,肥不熊餐,瘦不鹊寒②,所谓“整”也。背宜圆厚,腹宜突坦,手宜温软,曲若弯弓,足宜丰满,下宜藏蛋③,所谓“整”也。五短多贵,两大不扬,负重高官,鼠行好利④,此为定格。他如手长于身,身过于体,配以佳骨,定主封侯⑤;罗纹满身,胸有秀骨,配以妙神,不拜相即鼎甲矣⑥。
【注释】
①容贵“整”,“整”非整齐之谓:整,从上下文的意思来看,是匀称、均衡的意思。这两句话的意思是:人的姿容以“整”为贵,这里所说的“整”,不是指整齐,而是指匀称均衡。
②短不豕(shǐ)蹲,长不茅立,肥不熊餐,瘦不鹊寒:短,与长相对,长指的是个子高大,短指的是个子低矮。豕,猪,这里为名词作状语,意思是像猪一样,下文的“茅”、“熊”、“鹊”都是这样。这四句话的意思是:人的个子可以矮,但不能短得仅如蹲着的猪;个子可以高,但不能高得像竖立着的茅草;体态可以胖,但不能胖得像臃肿的熊,体态可以瘦,但不能瘦得像寒鹊那样单薄。要“矮而不短,高而不耸,胖而不肿,瘦而不薄”。
③背宜圆厚,腹宜突坦,手宜温软,曲若弯弓,足宜丰满,下宜藏蛋:突坦,突出而平坦,这里是整个饱满的意思。温软,温润柔软。曲若弯弓,完整的说法是“宜曲若弯弓”。掌曲若弯弓,意思是手掌横向弯曲,其状如弓。下藏蛋,这句话与“曲若弯弓”类似,完整的说法为“足底下宜藏蛋”。足底最忌平如板,古人认为,足心呈“凹”字形,即足弓高虚能藏蛋为佳相,主大富。这六句话的意思是:背部应该浑圆而厚实,腹部应该突出而平坦,手心应温润而柔软,手背应该弯曲如弓,足部应该丰厚而饱满,脚心应该虚能藏蛋。
④五短多贵,两大不扬,负重高官,鼠行好利:五短,指的是头、面、身、手、足五者俱短。“五短”也是一种匀称、均衡之相,所以古人多以五短为贵。两大,指两条腿过长。不扬,这里指命不佳。负重,指走起路来如背负重物,因而步态显得坚实有力,具有任重道远之相,故古人以之为贵,有高官之运。鼠行,指走起路来像老鼠那样步子细碎急促,两眼左顾右盼,而且目光闪烁不定。好利,鼠性喜窃,故曰“好利”。这四句话的意思是:生就一副五短身材的人,地位必定显贵;长着两条长腿的人,命运必定不佳;走起路来如背负重物,步态显得坚实有力的人,一定能做高官;走起路来步子细碎而急促,两眼左顾右盼,目光闪烁不定的人,一定是贪图财利之辈。
⑤手长于身,身过于体,配以佳骨,定主封侯:身,这里指上身。体,这里指下体即两腿。以上两相都是所谓奇相,相奇而不怪,主大贵。侯,侯爵,古代爵位之一。古代制度。朝廷以爵位封赏有功之人,位分五等,即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,其尊卑顺序为:“公”爵位最高,“侯”次之,“伯”又次之,“子”再次之,“男”最低。这里是以“侯”代爵位,意思是有爵位之封。这四句话的意思是:如果双手长于上身,上身又超过下体,再能配上一副上佳的骨相,日后一定会有公侯之封。
⑥罗纹满身,胸有秀骨,配以妙神,不拜相即鼎甲矣:罗,即绫罗,这里是绫罗绸缎等贵重丝织品的概称。罗纹满身,意思是说皮肤细嫩柔润如同绫罗之纹遍布周身。胸有秀骨,指胸部平坦宽厚,两乳之间距离开阔,胸骨隐而不露,文秀有致。妙神,这里指总体风度,气质上佳,显得文雅潇洒。一说指眼神及其风采。拜,授予官位。相,宰相,泛指高官重臣。鼎甲,封建社会科举殿试中名列一甲(共三甲)的共三人,即头名状元,二名榜眼,三名探花,这里指状元。这四句话的意思是:如果皮肤生得细嫩柔润,如同绫罗遍布周身,胸部骨骼隐而不露,文秀有致,再能配上一副上佳的神态,日后定能前途亨通。
【译文】
人的姿容可贵之处就在于“整”,这个“整”并非整齐划一的意思,而是人整个身体的各个组成部分要均衡、匀称,使之构成一个有机的完美的整体。就身材而言,人的个子可以矮但不要矮得像一头蹲着的猪;个子也可以高,但绝不能像一棵孤单的茅草那样耸立着。从体形来看,体态可以胖,但又不能胖得像一头贪吃的熊一样臃肿;体态瘦也不妨,但又不能瘦得如同一只寒鹊那样单薄。这是所谓的“整”。再从身体各部位来看,背部要浑圆而厚实,腹部要突出而平坦,手要温润柔软,手掌则要弯曲如弓,脚背要丰厚饱满,脚心要空,空到能藏下鸡蛋则佳。这也是所谓的“整”。五短身材虽看似不甚了了,却大多地位高贵,两腿长得过分的往往命运不佳。一个人走起路来如同背了重物,那么此人必定有高官之运;走路若像老鼠般步子细碎急促,两眼又左顾右盼且目光闪烁不定者,必是贪财好利之徒。这些都是固定格局,屡试不爽。还有其他的格局:如两手长于上身(最好超过膝盖),上身比下身长,再有着一副上佳之骨,那么一定会有公侯之封。再如皮肤细腻柔润,就好像绫罗布满全身,胸部骨骼又隐而不现,文秀别致,再有一副奇佳的神态的话,那么以后即便不能拜相,也会得中状元。
【智慧解析】
相容貌是古代相术的核心和主要内容。《冰鉴》把容和貌加以区分。容为身体,貌为面容,而其具体论述也与传统相人术有很大的关联。
面相术在我国源远流长,影响的范围极为广泛,上至王公贵族,下至一般的平民百姓在日常生活中都少不了和相士们打交道。有的人情场失意,愿意找相士们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,什么时候能有佳丽相逢;有的人官场不顺,也愿意找相士们相相,看看什么时候会有转机,一举平步青云,飞黄腾达……总之,相术在历史上曾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。中国古代相术的信仰者很多,许多王公大人在闲暇时也学点相术基本知识,但得到真传的人却很少。这是什么原因呢?原来在中国古代,相术其实是一种谋生手段,相士们都依靠给人看相解厄维持生存。如果人人都能掌握相术,把相术普及到一般的民众之中,那么相士们的饭碗岂不是要被砸了吗?基于这种原因,相士们是万万不能将相术都教给每个人自己掌握,不希望人人都获知相术三昧的。
我们在这一章中将对面相的内幕和奥秘做些介绍。
首先让我们来介绍面相术中的一些基本知识,它好比相术中的地图,可以参照它一步一步走进去。
古代面相术内容浩博,经过历代相术大师们的不断创造,慢慢地形成了一套术语。这些术语初看起来似乎很神秘,其实并非如此。
我们先讲讲“三停”。所谓“三停”,就是上停、中停与下停。三停是相士们与人看相的三个最基本的部分,它们都是对人的面相的划分。上停是从人面部额头的发际到两眉之间的一大块位置,这和我们平常说的额部位置大体相当。中停是从两个眉毛下来一直到鼻尖这一大块位置。下停则是指从鼻尖一直到下颏的一大块。这三大块在相术中特别重要。
古代相术认为上停部分记载着人早年的命运,因此,要看一个人早年的命运如何,那么就仔细观察额头。具体的断语如何,我们会慢慢介绍。中停部位记载着人中年的命运,中年发与不发,那就都在中停了。依此类推,要想知道晚年的命运如何,看看下停就可知晓。
单看上停、中停、下停,这是分开来看。光分开看还不行,还得合起来看,这样准确性可以增大。从总的方面来说,上、中、下三停应该大致均衡,三部分的大小基本一样。如果三停部合比例,差不多均匀,两边都很对称,那么这种面相便属上乘。其实,这也符合人的审美习惯,试想想看,如若三停比例失调,岂不成了丑陋的怪物。
其次,我们说说“三主”。三主也是对面相的划分。不同的是三停从横的角度来划分,三主则是从纵的方向来划分。三停注重的是面,三主则注重点。所谓三主,就是额、鼻、地阁(即下颏部位),分别称为初主、中主和末主。
古代的相书认为,三主以丰隆为上相。具体说来,额头要高广不陷,鼻子要丰隆,下须要圆厚。然而人的面相并不是按照相书的要求来长的,大千世界,各种各样面相的人都有。有的人额头高耸,却有一个塌鼻子,有的人额头、鼻子都很高,但下须却尖尖的,相书把这些情况都考虑进去了。这就是三停和三主可以互相弥补,具体说来就是三停的均匀平等可以弥补三主的缺陷,反之也是一样。总的来看是要将不好的地方抵消好的地方,最后看看总分多少,总分高,相也就好。
另外,因为上、中、下三停与初、中、末三主都与少、中、老年人生三阶段对应,所以具体判断起来更明确。通常说来哪一停较长、较光滑,相应的主就较丰隆,这就表示哪一阶段的命运较好。著名的相书《麻衣相法》就说:“上停长,少吉昌,中停长,近君王,下停长,老吉祥。三停平等,富贵荣显,三停不均,孤天贫贱。”又说:“额尖初主灾,鼻中主逃,欲知晚景事,地阁喜方高。”这两段顺口溜将三停三主的吉凶都包括进去了。
三停三主在面相术中如同一幅地图的经纬线,定好它们之后,就算是把图的轮廓画好了。然而,单有三停三主并不能将人的吉凶祸福指测出来。相士看相,固然先要观察三停的均匀、对称状况及三主的丰隆高峻,但如局限于此,就不免做南郭先生,滥竽充数。在大街小巷,常能见到一些平庸的相士,在略知相术的皮毛之后,便斗胆给人相手相面。虽也能说出个丰隆凸陷,有官有财,但若进一步追根究底,就露出了狐狸尾巴。
所以,在介绍完三停三主之后,必须再了解五岳四渎是怎么回事。
首先来谈五岳四渎这个名词的缘由。大家都知道在我国的万水千山中有五座名山,四条大河。只要翻开中国地图,便可找见这五座名山,这就是南岳衡山、中岳嵩山、西岳华山、北岳恒山、东岳庐山。所谓四渎即长江、黄河、淮河、济水。这四水五山原本是山水名称,为什么相术中要借用呢?原来在中国古代,古人习惯于形象思维,认为一人之身,便是一个小天地。头圆似天,足方像地,两眼则为日月,口似江河,眉为山林。古人凭借这种朴素的思维方式,一步一步展开对世界的认识。在相术中,又将这种思维方式推进了一步,以为不仅人的一身是天地的缩影,而且人的面部、手掌部分都记录着整个宇宙的信息。
这种思维方式是整个中国文化的基础,中国的各种神秘文化和方术如内外丹术、风水术、手相术、面相术、各种推命术、中医术等都可以从中找到渊源。
古代面相术中对五岳四渎的划分就是古代朴素思维方式的一个体现。面相术把面部按照地理位置划分开来,是因为他们认为人与天地具有息息相通的感应关系。
那么面相术中的五岳四渎指哪几个部位呢?按照古人的意见,人的额头为南岳,对应额头的下颏为北岳,鼻子居中为中岳,左边颧部为东岳,右边颧部为西岳。
四渎具体指两个耳孔为江渎,渎就是水的意思,两眼为河渎,口为淮渎,两鼻孔为济渎。
由于山水都是人们最常见的东西,所以用它们来解释相理时就很形象,并易于理解。古人认为,判断一个人面相的好坏,必须看看五岳四渎的构成情况。
相书上说五岳的构成以饱满高耸、气清色润、相互朝拱为上相。这种说法也和山的自然属性相通,即所谓山不厌高、水不厌深。具体说来就是鼻子要高耸、丰隆、形正,额头应圆隆、高挺,下颏要丰厚、方阔,左右两颧应圆厚挺起。如果几项都符合要求,那自然是大富大贵之相。但在现实生活中,符合这些要求的人并不多,所以,还应看看四渎的情况,四渎若好,对五岳会有补救的作用。
四渎的好坏又如何判断呢?古代相术认为双眼为河渎,以深长、清秀为上,眼要黑白分明,闪烁神光。耳窍为江渎,耳要阔深,便于藏纳生气。嘴则要方正有生气,最好上下唇能厚薄一致,不致有缺,两鼻孔也以圆深不露为上。
有关五岳四渎在命相中的吉凶情况,唐代成书的相书《月波洞中记》有一个说法:
江淮河济湛然清,四海之中必振声。
五岳并无一岳毁,一年富尽一年生。
五岳成米四渎浊,其人不富有官荣。
此书又引“太上老君歌”论断五岳四渎的吉凶状况:
五岳阜成终不贫,圆头项短足珠珍。
耳有垂珠度百春,驿马骨成主万人。
巨鳌骨圆尚书身,虎头燕项主骑兵。
凤头千里受其荣,从少至老不识贫。
在面相术中,五岳与四渎相比,位置更为重要。如果一个人五岳很好,但四渎不太理想,那么其人虽然不会太富裕,却仍然很高贵。五岳之中的地位也不一样,其中以中岳的位置最显赫。因为中岳居于土的位置,所以它是其他四岳的主宰。过去相士们给人看相,先相其鼻,并不是没有道理的。假设一人两颊尖削,但天庭饱满,鼻子丰隆,地阁圆厚,再加上四渎都清澈,那么此人的相仍属上相。当然,如果一个人仅仅是鼻子大大的,没有其他部位相呼应,大大的鼻子耸立在面部中央,但额头不高,两颊不圆厚,下须不浑成,那么这人必定不聪明。道理很简单,鼻子属土,土自然浑浊而无灵气。
同样四渎的位置也不平等,四渎中最重要的是双眼,双眼以深邃有神为上,重在内涵,不在外形。
面相术把“五岳四渎”纳入其理论之中,这也是一种典型的“天人合一”。即将人与地相互配合,以山水的特征来阐明面相的特点。这一理论同样也带有浓厚的玄机色彩,其理论基础就值得质疑。因为即使在人的面相上存在类似五岳四渎的特征,也不能据此就鉴定出人的伦理特性,毕竟人的忠正仁厚、奸邪狡诈只是人的社会特性。
五岳四渎主要是以地理象征人的面部,讲的是人与大地的感应。五星六曜则不同,是以天文象征人的面部,注重的是天与人之间的感应。
古人在以五岳四渎象征面相时,多注重其深与高,这是因为凡是与地相关的东西,多以形取胜。在以五星六曜象征面相时,就有点不同了,因为天的特征是阴与晴,所以在以五星六曜断吉凶时,比较注意人的气色。
那么五星六曜在人的面部中对应的位置又如何呢?具体说来就是额为火星,鼻为土星,左耳木星,右耳金星,口为水星。六曜则是左眉为罗喉,右眉为计都,山根为月孛,印堂为紫气,右眼为太阳,左眼为太阴。
五星六曜牵涉的面相比五岳四渎的更广,在断论吉凶时也相应地更准确。那么五星六曜的吉相为何呢?清代有名的相术大师右髻道人在《水镜神相》一书中做了一个概括。
按照他的意思,额头为火星,以高爽光明为上相;耳为金星、木星,以洁白红润为贵相;鼻为土星,以厚实明朗润泽为富相;口为水星,以阔厚鲜红为上相;印堂为紫气,要圆满而光明;山根为月孛,以直起而无波纹为上;左眉为罗喉,右眉为计都,均应高长直入鬓毛,如彩云横天;右眼为太阳,左眼为太阴,均应炯炯有神光,黑白分明。
从三主三停到五岳四渎、五星六曜,相术慢慢地变得更加精致细微,同时涉及的部分也在不断地增多。由此也看到,相术是不科学的。我们可以将它作为一种文化来了解和批判,而不能信以为真。一个人的成长命运,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决定的,要认识一个人,也要用辩证的观点去看,而不能凭所谓的几句话就断定一个人的品行、才能和成就,这一点,读者务须牢记。
【智慧典例】
苻生独眼性格狂暴
《晋书·苻生载记》记载:苻生幼年时就顽皮无赖,苻洪十分讨厌他。苻生只有一只眼睛,还是儿童时,苻洪经常戏弄他,问侍卫道:“我听说瞎眼的人只有一只眼流泪,是真的吗?”侍卫回答说:“是这样!”苻生听后大怒,拿过佩刀,刺伤自己的肢体,血流遍身,说道:“这也是一种眼泪!”苻洪十分吃惊,举起马鞭抽打苻生,苻生说:“我生性就耐刀槊而不能忍受鞭捶,要打就用刀槊吧!”苻洪说:“如果你继续这样,就把你贬为奴隶!”苻生回敬道:“石勒不也做过奴隶吗?”苻洪听后大惊失色,赤脚跑过来堵住他的嘴,对苻健说:“这孩子是个狂妄悖乱之徒,最好早点处死他,不然的话,他长大后必定要祸害整个家族!”苻健准备杀掉苻生,苻雄制止了苻健,说:“孩子长大后自然会改过自新,何至于马上要处死他!”苻健听从苻雄的劝告,没有杀苻生。苻生长大后,力大无比,能举千钧之重,雄勇过人,手格猛兽,健步如飞,奔跑起来像马一样,其他的武艺如骑马射箭等也都冠绝一时。据有的人分析,苻生缺少一只眼睛,就是五行中缺少木性,因此天生五行不全,生性好杀,便是不仁的征兆和反映。
北宋人的笔记记载说:“欧阳修的耳朵比脸面还要白,名闻天下。”欧阳修喜欢写文章,勤于谏诤国事,笔力非同一般,为宋代大儒名臣,这难道不是欧阳修于五行之中秉持大德特多的缘故吗?
《淮南子》记载:“皋陶的嘴长得像马嘴一样,这是特别讲求信用的象征,因此皋陶能判断案件公平明白而又能体察民情。”长得像马嘴,这是很特别的口相,所以是特讲信用而符合五行中的土德。
《汉书·陈遵传》记载:陈遵长得“高大无比,容貌壮伟,身高八尺有余,脑袋鼻子都很大。”考察陈遵同时代的人,行侠仗义的人以陈遵为首。据说是因鼻子高大乃五行之中仁德独厚的原因吧,所以他能行侠仗义,无休无止。
《诸葛武侯集·诫外甥书》说:“为人应该有远大的志向,学习古代的贤能之士,断绝不合理的过度情欲,抛弃凝滞不通的想法,(中略)如果志气不能坚强不屈,意气不能慷慨激昂,而在平庸凡俗之辈里碌碌无为,默默无闻,那就永远是一个庸俗平凡的人,永远不会成为英杰了!”
再把这一段论述和《襄阳记》里的记述结合起来读,《襄阳记》里记载道:“黄承彦是沔阳的名士,是一位豁达爽朗的人,他对诸葛亮说:‘听说你要选娶媳妇,我家女儿长得很丑,头发黄,面皮黑,但是才气和你却很般配。’诸葛亮答应了黄承彦,很快就将其女儿迎娶过门。当时人们以为笑料,乡里百姓编了谚语说:‘不要像孔明选媳妇儿,只配黄承彦家的丑女儿!’”由此可知,诸葛亮娶黄承彦的丑女儿是要断绝自己的男女情欲。那些号称聪慧的男子大都淫迷女色而不能自拔,就像伶玄所撰《飞燕外传》中所说的那样:大概那些亡国败家丧身之辈,都是些有小聪明而没有大智慧的人!

容貌鉴·论貌
貌有清、古、奇、秀之别,须看科名星与阴骘纹为主。得科名星者早荣,得阴骘纹者迟发。二者全无,前程莫问。
貌有清、古、奇、秀之别,总之须看科名星与阴骘纹为主①。科名星,十三岁至三十九岁随时而见②;阴骘纹,十九岁至四十六随时而见③。二者全,大物也④,得一亦贵。科名星见于印堂眉彩,时隐时见,或为钢针,或为小丸,尝有光气,酒后及发怒时易见⑤。阴骘纹见于眼角,阴雨便见,如三叉样,假寐时最易见⑥。得科名星者早荣,得阴骘纹者迟发⑦。二者全无,前程莫问。阴骘纹见于喉间,又主生贵子;杂路不在此格⑧。
【注释】
①貌有清、古、奇、秀之别,总之须看科名星与阴骘纹为主:清,即清秀的相貌,指精神清朗、气度清纯之相,以及谈吐温文尔雅、举止端庄斯文之态。古,即古朴的相貌,指为人淳朴、气质敦厚之相,以及言谈举止都朴实无华之态。奇,即奇伟的相貌,指形相体格魁梧伟岸,风度气势非同凡响。秀,即秀致的相貌,也就是形貌美丽英俊,风度可爱怡人之态。总之,这里的“总之”不是现代汉语中作副词的总之,其意思是总体上来看清、古、奇、秀这四种相貌的分别。科名星,古人认为是上腾于天庭而凝结于帝座的紫气,它处在印堂与眉毛之间。阴骘纹,古人称眼眶下之纹叫卧蚕,这就是阴骘纹,因为有人认为此纹主阴骘之事(阴骘,这里指阳德)。这两句话连接起来的意思为:人的面貌有清秀、古朴、奇伟、秀致这四种区别,要分辨这四相,主要是从科名星和阴骘纹上去辨别。
②科名星,十三岁至三十九岁随时而见:古人认为,人的青年期从十三岁开始,壮年期至三十九岁为界限。科名星在这段时间能“随时而见”,是强调科名星是天生的和主年少时的荣辱。这句话是说:科名星在十三岁到三十九岁这段时间,随时都可以看见。
③阴骘纹,十九岁至四十六岁随时而见:这句话的意思是,十九岁至四十六岁,是一个人的成熟阶段,见识增加了,修养更深了,因此,会有阴骘纹的出现,这是其一。其二,就是阴骘纹是后天靠积德修道而成以及它主“迟发”。所以,十九岁与四十六岁,相对科名星的十三岁与三十九岁要晚一些。这句话是说阴骘纹在十九岁到四十六岁这段时间,随时都可以看到。
④二者全,大物也:二者,指的是科名星和阴骘纹。大物:不同一般的人物、人才。这句话是说:一个人同时具有科名星和阴骘纹的话,那么,将来此人必定不是一般的人物。
⑤科名星见于印堂眉彩,时隐时见,或为钢针,或为小丸,尝有光气,酒后及发怒时易见:科名星是一种光气,常出现在印堂和眉彩之间这个部位,有时能显现,有时又隐藏起来而看不见。它有时像钢针,有时像小球,在饮酒之后和发怒之时,容易看见(因为这个时候人的气血冲动,所以易见)。
⑥阴骘纹见于眼角,阴雨便见,如三叉样,假寐时最易见:假寐,指似睡非睡的状态。因阴骘纹细小,只有在皮肤松弛时,才容易看见,所以说“阴雨”和“假寐”时易见。这句话是说阴骘纹出现在眼角这部位,形状如三股叉,遇阴雨天或人似睡非睡时容易看见。
⑦得科名星者早荣,得阴骘纹者迟发:科名星是先天的,与生俱来的,所以主“早荣”。而阴骘纹是靠后天人的修养、行善、积德所养成,所以到一定年纪才出现,主“迟发”。这句话是说,有科名星的人在年轻时就会发达荣耀,有阴骘纹的人发达的时间要迟一些。
⑧杂路不在此格:杂路,指阴骘纹不在咽喉部位,而在其他部位。格,格局、模式。此格,指的是“见于喉间”、“主生贵子”。这句话是说:阴骘纹如果生在其他部位,则不属于“生贵子”这个格局,也就是不一定会生贵子。
【译文】
人的面貌有清秀、古朴、奇伟、秀致的分别。这四种相貌主要以科名星和阴骘纹为主去辨别。科名星在十三岁到三十九岁这段时间随时都可以看到,阴骘纹在十九岁到四十六岁这段时间也可随时看见。阴骘纹和科名星这两样都俱备的话,将来会成为人物,能够得到其中一样,也会富贵。科名星显现在印堂和眉彩之间,有时会出现,有时又隐藏不现,形状有时像钢针,有时如小球,是一种红光紫气,在喝酒之后和发怒时容易看见。阴骘纹出现在眼角之处,遇到阴天或下雨天便能看见,像三股叉的样子,在人快要睡着的时候最容易看见。有科名星者,少年时就会发达荣耀;有阴骘纹者,发迹的时间要晚一些。两者都没有的话,前程就别问了。另外,阴骘纹若现于咽喉部位,主人喜得贵子。若阴骘纹出现在其他部位,则不能这样断定,也就是不一定会得贵子。
【智慧解析】
阴骘纹,位于两眼下的卧蚕部位,又称龙宫、凤袋、泪堂等,又名阴骘宫。阴骘的含义,是指现世积阴功大德、行善做好事。所以在古人看来,阴骘纹是一个人有无阴德及其大小的晴雨表。它还是“变相”的主要依据。《水镜神相》云:“阴阳纹现,必主儿孙富贵。”《拍案惊奇》上讲了一则关于阴骘纹的故事:明朝时的袁柳庄是一代相学大师,当时是朝中官宦们的府上贵客。一次,王部郎家中疾病不断,便请来袁柳庄为其“诊断”。袁柳庄一看,便说是有下人妨主。正在这时,一郑姓奴仆出来,袁柳庄看其相,便断定是此人。后来,王部郎将郑遣送出门。自此,王部郎家眷病愈。郑某出门后,一次上厕所,捡到了20多包银子,一般人当然会惊喜若狂,而郑某心地善良,心想这么多银子,一定是有人用它做大用,自己拿了,于心不忍,况袁柳庄相面,断定自己已是贫苦之相,金钱在身,只怕招来横祸。于是,他就在厕所一直等到了主人。此银乃是一地方大员上京疏通关系之用。此大员也姓郑,见有此见金不昧者,大为感动,恰好此官无子,收郑某为子,后此官平步青云,郑某也靠他世袭得了官职。几年后,郑某回京拜访原主人王部郎,说起自己境遇,二人大为感慨,并对袁柳庄相错面而颇有微词。这时,恰好又遇袁柳庄前来拜访王部郎。郑某为了奚落袁,又换上昔日为仆时的衣着,在一旁侍茶。袁进门一看此人说:“此人应金带武官职,怎为一奴呢?”王部郎提醒他:“此人就是你几年前相过之人,说他妨主,且是贫贱之人,今日又怎么言其贵呢?”袁说:“此君满面阴德纹起,若非救人之命,定是还人之物,骨相已变,看来有德于人,人亦报之,故有今日之贵。”此话一出,王、郑二人大为折服。这个故事显然不可信,但古人对相人术却是深信不疑的。即使曾国藩也难以免俗。他在本篇提到的“清、古、奇、秀”,也与此有关。下面简要介绍一下这四种相貌的特点。
清相“清”是指人的精神澄明,举止文雅,如桂林之枝、昆山之玉,洒然超脱,不染俗尘。使人望之如鹤立鸡群,出类拔萃,仪表非凡,格调高雅,不坠红尘,气势豪迈,这些是真“清”。反之,寒酸贫薄,故作斯文,自以为是,酸不溜秋是假“清”。
古相“古”指的是人的气质古朴,风度自然,见多识广,才高八斗。出则为贤达名流,兼济天下;处则是名宿隐士,独守其贞。如浑金璞玉不必雕凿,而风采怡人。如苍松古柏,质朴真诚。神完气足,荣辱不惊,这些是真“古”。而举止令人费解,思维怪异,故作深沉,心浮气躁都是假“古”。
奇相“奇”是指人身材高大奇伟,气宇轩昂,体魄强硬,步履矫健,神态豪迈。进可出相入将,退可超凡入圣,文有经天纬地之才,武有安邦定国之功,这些是真“奇”。而装模作样,大摇大摆,不可一世,阴阳混淆则是假“奇”。
秀相“秀”是指人气势和祥,眉清目秀,且眉目之间有怡人的神采。如明媚春天,袅袅轻风,如杨柳拂面,水天一色,使人心里感到很舒服却说不出理由,让人觉得可爱而不可猥,可近而不可玩,这就是真“秀”。而浓妆艳抹,描眉画眼,故作矜持,雄性雌声则是“媚”。
实际上,人的吉凶祸福,并非“万般都是命,半点不由人”,而是可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的。
【智慧典例】
李白识良士
相传宋朝初年,有一位大臣名叫吕蒙正,很仰慕陈抟的相人本领。有一天,他想请陈抟为他的儿子、侄子相面,看看前程如何。吕蒙正和陈抟有一面之交,他想:我若是就这么把儿子、侄子领着去,陈抟肯定不好直言,同时,也见不出陈抟的本领。于是他就命儿子、侄子装扮成奴仆和他一同去求见陈抟。想不到陈抟一见两位公子,便说道:“两位公子风骨奇特、神采辉煌,怎么做起了下人?”吕蒙正见状,只好以实李白相告。陈抟首先为吕蒙正的儿子看相,看完之后说:“令朗的眉毛像画的一样,又长又有形,眼睛像早晨的星星,光彩有神,是个翰林苑的人品,以后有文才。”接着又看了看吕蒙正的侄子,说:“令侄气度不凡,眼睛有龙一样的威仪,将来定能成为国家栋梁。”吕蒙正以后三居宰相之位,当他申请退职时,宋仁宗因为很器重他,便问:“爱卿的哪个儿子可以重用?”吕蒙正想陈抟的话,便说道:“我的几个儿子虽然都身居翰林,但都不配担当重任。只有我的侄子夷简,虽然眼下还是刑法官,但却气度不凡,具宰相之才。”后来皇帝便任命吕夷简为宰相。
唐代的大人李白是大家熟悉的,不过,一般人都只知道他的诗极有气魄,而不知道他对看相也很内行。相传,有一天,李白在大臣哥舒翰家做客,正好武将郭子仪也在座。当时郭子仪不过是个一般的军官,但李白一看到他,便说:“这位壮士的眉长长的,直入鬓边,目光闪烁,神采飞扬,两颊、下颏都极丰厚,说起话来,声音响亮,很远都能听得清清楚楚。这些都是精气神有富余的表现,将来一定能得高官厚禄,位极人臣。”后来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中屡建功勋,官至阳王、尚书令。
又有一次,李白和郭子仪一道出征,刚好在途中碰到了唐代有名的法师一行。一行上知天文,下知地理。李白和郭子仪便向他询问终身大事,一行见李白谦虚好学,便有心教他两招,告诉他说:“人虽然都有个身子,有眼耳鼻舌各种器官,但要究根穷底,本来是没有这些东西的,这些东西都是无中生有,从虚无中生出来的,因此,看相不可局限在这些部位,高明的相士应看到人的气度、神采,这样才能入木三分,抓到本质的东西。”说着便为郭子仪看起相来,他说:“您气度不凡,很有气量,有相术中五合的局面,将来声名远播,就是一般的王侯也比不上。”李白听后,忙问什么是五合。一行说:“五合是相术中比较高深的道理,相术中论面貌都忌讳平扁无势,歪歪斜斜,甚至迂回曲折。一般地说,鼻子忌讳山根断裂深陷,尤其是鼻梁塌小,那就更是无可救药。眼睛忌讳有红丝穿进去,眉毛忌讳中间突然断裂,尤其是不可倒着长。另外眉毛又粗又硬,像猪毛一样,也不是上相之眉。至于胡须也忌讳粗短蓬松,行为更不能诡诈多变,这些都是五种不合。有这五种不合,便会一生多灾多难,事与愿违,那就是平庸之辈了。相反,如果面貌纯粹而有光华,颜色洁净无瑕,这便是天心相合;气度不凡,气宇轩昂,便是天德相合;德行谨严,胸怀仁爱,便是天伦相合。有这些特征,便可保身体康健,疾病难侵,威名远扬,士民爱戴。”后来郭子仪活了近百岁,死时须发飘飘像白银一般,功德传遍天下。

容貌鉴·论目鼻口齿
目不深则不清;鼻不高则不灵;口阔而方禄千钟,齿多而圆不家食。
目者面之渊,不深则不清①。鼻者面之山,不高则不灵②。口阔而方禄千钟,齿多而圆不家食③。眼角入鬓,必掌刑名④。顶见于面,终司钱谷⑤,此贵征也。舌脱无官,橘皮不显⑥。文人有伤左目,鹰鼻动便食人⑦,此贱征也。
【注释】
①目者面之渊,不深则不清:渊,水潭,是深而静止、清澈见底的水潭。深,这里指目光的深沉、深邃,不是指眼眶深陷。清,指脸部气色清爽。这两句话连起来讲,眼睛是人脸部的水潭,眼睛神气不深沉的话,整个脸部会显得不清爽。
②鼻者面之山,不高则不灵:高,这里指鼻梁高耸和准头丰圆,整个鼻子如山脉有雄伟之气势。灵,指脸部所显示的机灵秀美之气。两句话连起来说就是,鼻子好比支撑人脸部的山脉,顶梁柱——鼻梁如不高耸,准头不圆隆,脸上就显示不出灵俊之气。
③口阔而方禄千钟,齿多而圆不家食:禄,俸禄,古代官员领的薪金。钟,旧时的容量单位,其容量为六斛四斗。千钟,意思是俸禄极为丰厚。齿多,牙齿有其固定之数,本无多与少之分。多,在这里为细小之意,牙小,看上去就多。家食,“家”是名词作状语,家食是在家里吃饭的意思。这两句话是说,口宽阔又方正的人,能享国家的丰厚俸禄,牙齿细小又圆润的人不会老待在家乡,而应该到外地发展。
④眼角入鬓,必掌刑名:眼角入鬓,指两眼秀长,眼角斜插至鬓发。有这种相者,不但有威仪,而且性格坚强,眼里容不得一点沙子,疾恶如仇。掌,掌管;当家。刑名,指司法大权。这两句话是说,双眼秀长,眼角直插鬓发者,最终掌司法、生杀大权。
⑤顶见于面,终司钱谷:顶见于面,见通“现”,指中年秃头,谢顶,使头顶与额角相连。司,掌管。钱谷,这里指国家财政大权。这两句是说,中年谢顶,头顶与额头相连无界限者,会掌国家财政大权。
⑥舌脱无官,橘皮不显:舌脱,即口吃,认为口吃者无官运。橘皮,指面部皮肌粗糙,毛孔显露就好像橘子皮。不显,地位不显耀,即做不了高官,古人认为脸粗如橘子皮者官运不通。这两句话是说,口吃的人没有官运,脸粗硬如橘子皮的人当不了大官。
⑦文人有伤左目,鹰鼻动便食人:目为文星,目有伤必损文星,为什么只说左而无右呢?因为传统讲究是“男左女右”。有伤左目,即左边眼睛受了伤。鹰鼻,指人的鼻尖下垂呈钩状,就像老鹰的嘴巴。动,动辄、经常的意思。食人,吃人,这里指伤害人。这两句话是说,文人左眼如果受了损伤将一事无成,鼻子尖如鹰嘴呈钩状的人,有暴力倾向,攻击力强,内心又狠毒阴险,经常伤害别人。
【译文】
人的眼睛如同面部的两方水潭,神气不深沉含蓄,面部就不会清朗明爽。鼻子如同支撑面部的山脉,鼻梁不挺拔,准头不丰圆,面部就不会现机灵聪慧之气。嘴巴宽阔又方正,主人有享千钟之福禄。牙齿细小而圆润,适合在外地发展事业。两眼秀长并插至鬓发处者,必掌司法大权。秃发谢顶而使头与面额相连无限界,能掌财政大权。口吃者无官运,面部肌肤粗糙如橘子皮的人不会发达。文人若左眼有伤,那么文星陷落而无所作为,鼻子如鹰嘴的人,必定内心阴狠,喜伤人,这些都是贫贱的征兆。
【智慧解析】
《冰鉴》关于五官的相法概括而简约,强调的是直截了当。其实,在古代相人术中,关于五官的相法包含许多具体的内容。
有关相术的情况,江湖术士们一方面将其搞得神神秘秘,另一方面又对其“真实性”大加渲染。我们知道,所谓命运,不过是一种骗人的东西。人们对命运的信仰和关切均源于对自然、社会的异己力量的神秘性的崇拜。唐代著名的文学家、哲学家柳宗元对此曾举了个船工摆渡的例子:在小河、小湖中摆渡,船工们都镇定自若,根本不会想到去求神问卜。而在大海中航行情况就不同了,船工们在出海前都要举行各种盛大的祭典,再三向“神”卜问吉凶。这是因为大海的力量过于强大,人们不能获得行动的完全自由,所以要求助于神灵的保佑。明白这一点,我们就能了解到古代之所以广泛盛行着相术,是因为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过于弱小,加上社会上存在着种种不合理的现象,使得人们的心理备受压抑,处境困难,因而不得不借助此种方术来自我慰藉。
【智慧典例】
吕文德“精灵转世”
相传南宋将领吕文德长得奇形怪状,父母亲都很嫌弃他。有一天,一位和尚看到他,感到极为震惊,便对人说:“这人眼睛里露出金光,光彩射人。声音响亮,震越山林。加之铜肩铁肋,真是一副好身板。这人是多年修行的精灵投到世上,他日必定大富大贵。”旁边有人听了,就问和尚什么是精灵转世。和尚回答说:“大凡人相中比较高贵的相都是生有根本,前生都有不凡的历史。一般说来,有五种相极为高贵,这五种人有的前生是神灵;有的是前生经过艰苦的修行;有的则是其他星宿中降生人间;更有的是神仙起了凡心,想来人世上看看;再就是有的山精野怪在山中修炼多年,有了高深的道行,转变成了人。相书上把这些叫做从修行中来,从神灵中来,从神仙上来,从星宿中来,从精怪中来。这些人大多长相不凡,很有特征,以后都要干一番大事业,所以有富贵功名。至于一般的平庸相貌,多是凡人迷惑不定,在人世中俗心未尽,轮回一年又一年,这样的人大半都是庸流,也不会有多大前程。”和尚说完这番话,便掉头而走。临走之时,拍了拍吕文德的双肩,说道:“您好自为之,珍重吧!”这样又过了一些时候,有一天吕文德到市上卖柴。不小心,他把一只鞋留在路旁,因为他的脚有一尺二寸长,所以大将赵葵见到鞋后,感到惊骇,便派人追访到他的家,正赶上吕文德背着一捆柴,提着一只老虎、一只鹿。赵葵听说吕文德如此神勇,便把他留在军营之中。以后,吕文德屡建战功,终于高居官位,封公封侯,做到了卫国公。
在这一例证中,相士对吕文德大加称道,对他的命运还很倾慕。其实吕文德在宋亡之后,便投降了元,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叛臣!又怎么会是“精灵转世”呢?相士们骗人的把戏,不揭自破。

容貌鉴·智慧启悟
人的体态、仪表、风度、言谈举止、神态表情,都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。观察其仪容言行,即可对其人有大体掌握。
1.观察容貌仪表为先
我们要认识某个人,首先接触到的是这个人的外部特征:体态、仪表、风度、言谈举止、神态表情等。一个体态潇洒、仪表堂堂、言谈举止文明的人,会给接触者留下良好的印象,反之,则给人以不良印象。人们非常注意交往中自己的仪表,一个人应把整洁、美观、大方和文明礼貌作为其仪表的重要内容,过分打扮、妖里妖气固然不好,但谈吐庸俗、不修边幅、窝窝囊囊也不佳。例如,女性面试不同于男性的面试就在于,如果说男性面试的成败是由面试决定的,那么女性面试的成败决定于其风度、举止。招考单位的主试者在评价女性应试者时,重点不是放在知识、能力上,而是注意应试者的礼仪、风度和举止,即女性魅力。故女性应试者走进房内,到坐在椅子上,已大概决定了是否被录取。因此,女性应试者必须显示出女性的高雅气质,包括大方自然的神态、整洁合适的服饰,无可挑剔的礼仪,等等。识人之仪表之后,就要细察其人,而不是仅停留在表象上,须细知其品质。
(1)耳闻不如目见
俗话说,百闻不如一见。就是指耳闻之不如目见之。耳听为虚,眼见为实。所以,识人特别强调要讲究识人的艺术,识人不能光凭耳朵听,还要用眼睛看。
《吕氏春秋·察传》中讲过一个“打井得人”的故事。故事说:宋国有个姓丁的人,因为家里没有井,需要到外边打水吃,所以家里总有一个人常在外边。后来他家凿了一眼井,他便告诉别人说:“我凿了一眼井,得了一个人。”有人听说这句话,便传播出去说:“丁家凿井得了一个人。”一传十,十传百,很快传到宋国国君耳朵里,他便派人去问丁家,丁家说:“我是说自己有了井,就不用花一个人工出外打水。等于得了一个人,并不是说从井里打出来一个人呀!”原来,人多嘴杂,把事情全都传拧了!
奇怪的是,分明是以讹传讹,却居然能够众口纷纭,广为传说,而且越传越邪乎!尤其可笑的是,听到的人竟还能够信以为真,甚至传到了国王的耳朵里,这就有点不可思议了。
其实,这种听风就是雨的现象,在生活中还是不少的。在我们的周围,这种轻信传言的人也大有人在,大至国家大事,小至个人私事,总有一些无根的谣传,也总有一些人轻信上当。1983年年底,国家为了改善人民的衣着状况,提高人民生活水平,决定较大幅度地降低化纤品出售价格,同时,提高一些棉织品的价格,这对人民群众来说,无疑是一个福音。可是谣言还是出来了,说棉织品一提价,别的农产品跟着也要提价。稍有常识的人都会看出来,这显然是毫无根据的谣言。可是,有的人信以为真,居然大力抢购起农产品。结果呢,那些农产品没有涨价,而他们抢购来的农产品倒成了积压在屋里的大包袱,一时用不完,又没有办法处理,简直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。唐人李绅说:“假金只用真金镀,若是真金不镀金。”而到底是真金还是硫化铜,却需要下番工夫进行调查研究和仔细辨析,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。但要做到这一点,就需要采取“耳闻之不如目见之”的辨别艺术。
齐威王时期的即墨大夫,自从到即墨之后,勤于理政,公正廉洁,使那里五谷丰登,百姓安居乐业,没有什么官司之类的事情发生。就是这样的一位贤良大夫,齐威王左右的人却不断地在齐威王面前讲他的坏话。齐威王没有听信这些坏话。派人到即墨那里了解情况,发现他左右的人之所以讲即墨大夫的坏话,是因为即墨大夫没有给他左右的人送礼求情。于是,升了即墨大夫的官爵。
另有一个大夫,到阿地之后,整日花天酒地,不理政事,使得那里田地荒芜,民不聊生。赵攻鄄,他不去救;卫取薛陵,他竟不晓得此事。就是这样的一个昏庸大夫,齐威王左右的人却经常在齐威王面前讲他的好话。齐威王也没有听信这些好话,派人到阿地调查了解,知道了其中的奥秘。于是召见了阿地大夫,对他说:“自从你到了阿地之后,天天有人讲你的好话,可事实情况并不是这样,可见你必然送了好多礼物给我手下的人,让他们尽在我耳边讲你的好话!”接着,就把阿地大夫和夸过阿地大夫的那几位手下人都斩了。这一来,齐威王手下的臣子个个既惊又怕,再也不敢谎报情况了。齐国的兴盛强大与此不无关系。
上述故事,在《资治通鉴》里有记载。它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:不论是讲人好话的还是讲人坏话的,都有其目的性,有其内在的原因,尤其是在上司面前讲的话。领导者身居高位,对下面情况不可能事事清楚,他需要别人提供信息。领导者为官一任,最可怕的是被蒙蔽而听不到真实的声首。进耳之言,究竟可靠与否,还是需要调查研究的。齐威王能从被毁者中看出好人,从被誉者中找出坏人,不被谎报“军情”的小人所欺骗,就是因为他搞了调查研究,弄清了产生坏话和好话的原因。当今领导者应当从中受点启示,把自己听到的关于部属声誉的坏话和好话认真地分析一番,以期得出公正的结论。
(2)观举止
古人云,“听言观行,知人之良法”。就是说,听其说话,看其行动,是识别人的好方法。正因为如此,所以我们在选择识人的方法时,切不可忘记应采用“观举止识人”的良方。
根据人的举止来识才、观人,前人已有不少的经验留给我们。如《周易·系辞下》中指出:“将叛者其辞惭,中心疑者其辞技;吉人之辞寡,躁人之辞多;诬善之人其辞游,失守者其辞屈。”这就是说,要叛变的人说话总带几分愧色,心中疑惑不定的人说话总是模棱两可;善良的人话不多,浮躁的人喋喋不休;诬蔑好人的人闪烁其词,丧失操守的人说话吞吞吐吐。
心理学家们近来的研究指出,一个人的姿态往往反映一个人对他人所持的态度。实验表明如果和一个你厌恶的人相处,人们或是过于随便,“如入无人之境”;或是过于拘谨,显得手足无措。
姿态有时是群体内的一般倾向的指示器。试想当与会者为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,任何一个人都能通过自己的举止表示自己是属于哪一方的。比如,赞同的人大多跷着二郎腿,一副自信的样子;而反对者双手抱胸,叉腿而言,大有不甘退让之势;骑墙者兼而有之,既有跷腿而坐,又有双手抱胸,此谓“袖手旁观”。这时,如果有谁突然改变了姿势,很有可能表明他改变了原来的立场。
在人们不能说或不想说但需要交流信息时往往用点头、摇头、耸肩和挥手来表示不同的想法,如点头表示同意,摇头表示反对,耸肩表示不知道,挥手表示欢迎或道别。在人们交际活动中,由于文化背景不同,人们的言谈举止是不一样的。如法国人的言谈举止是“法国式”的。英国人盘腿的方式和美国人大相径庭。在西方,双方甚至男女在公共场合拥抱不足为奇。但是在中国,男女在公共场合下拥抱则不多见。这反映了文化背景的差别。在人际交往活动中,人们的交际行动是千姿百态的,据有关学者研究结果表明,在与异性交往的行为中,一般可以归为三种类型。这三种类型分别是:柏拉图型、猪八戒型、关云长型。
柏拉图类型的人,通常被人称之为内秀型。这种类型的人敏感、聪明、腼腆、害羞,常常给人一种清高的感觉,有时显得很傲慢。这种人具有人气质,在同异性的交往中,总是把对方理想化,热衷于同对方的精神交流,认为自己与对方的关系,犹如圣洁的彼岸一样纯洁、高尚、甜美。他们善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感情,喜欢风花雪月式的约会,他们的感情细腻,如抒情的夜曲一样。但是,这种柏拉图式的精神境界,往往得不到对方的理解。因此这种类型的人又常常有孤独感,时常自暴自弃、丧失信心,感到自己在生活中软弱无力、不能挺起。因此,感情往往陶醉于诗一般的幻想之中。
猪八戒类型的人,往往和猪八戒一样性情急躁。对异性的态度往往是明朗、直爽。遇到意中之人,便主动发起进攻、直抒心曲,刻不容缓。他们的性格就是这样快人快口,一眼相中,大举进攻,决不闷在心中。但是这种人来得快,也去得快,热得快也冷得快。朝秦暮楚乃是他们天性中固有的成分。有时,给人的感觉是,这类人并不太专一,对人缺乏真正的持久的尊重。可靠或温暖的时间往往是短暂的。但这种人精力充沛,善于交际,办事较快。点火速度快,一股热情之后,另一股热情随即又烧起来。
关云长类型的人,并不总是十分聪明,脑子也不总是很灵活。但是,这种人最注重情感,一旦认定,终生决不反悔,感情专一,忠贞不二。这种类型的人不论对同性、对异性都不轻浮,决不以相取人,虽然他们也注重外在的一些形式,但注重形式的目的,是在于他们认为举止持重、端庄大方的外在形象与内在的心灵是相互统一的。因为他们自己就是这样的人。这种类型的人,不大善于主动进攻,往往含而不露,给人以热而不烫、冷而不凉的感觉。总之,他们在一言一行之中,都是有分寸的,决不会轻越雷池一步。这种类型的人尊重长辈,遵守诺言,有时也能遵守他们认为值得遵守的秩序。他们往往对外界的刺激不敏感,能够处之泰然。但在遇到大事之时,阵脚也会紊乱一番,不大善于明辨是非。因此,这种类型的人,可以冲锋陷阵,持封疆大吏之雄风,但不宜为一乡之长,一国之君。在与异性的关系上,他们也不会乱抛忠诚。在女性方面,这类人也是一样,往往被认为是有高贵气质的女性,她们也不会轻许芳心。
2.用人的九种“心诀”
人们常说:知人知面不知心。不知心,就是缺乏人与人之间的沟通。
沟通,最基本的是思想通畅。有诗曰:“应须一曲千回首,西去论心有几人?”讲的“论心”,用现代人的话说,就是人与人之间要交心,肝胆相照,开诚布公。倘若只有交友之心,而无“论心”之意,对人“只说三分话”,不愿“全抛一片心”,那就无法获得思想的沟通与了解。
思想沟通,须以情为基础。心灵的共鸣,离不开感情的撞击;思想的沟通,又需借助友爱做媒介。人情,人情,凡人皆有情。双方有了感情,思想沟通就如同施放了“催化剂”,能加速共识的形成。
思想沟通,又离不开人与人的理解。
理解是走向思想深处的活动。倘若在交际中要得到思想的沟通,就应竭力使自己在情感上去“感觉”对方的心态、情感、苦衷。否则,没有理解就缺乏和谐,就缺乏融洽。
人生在世,谁不渴盼友谊,而友谊的建立则要靠心灵的豁达。人应该开辟那通往我、通往你、通往他的心渠,让心田的清泉涓涓流淌,源远流长。
(1)知人知面要知心
知人知面要知心,这是识人学上的一个基本定律。只有在不仅知人知面而且知心的情况下,才能决定是否起用或重用其人。归结古今中外识人用人的经验和教训,具有下列心态的有才者,应当得到重用。
①具备一个积极的心理状态。有一个小男孩,因为是三代单传,所以父亲对他非常娇惯。十来岁了,头的后边仍扎着小发辫。好奇的同辈总是取乐于这个“小发辫”,摸摸拽拽,出其不意地向他袭击。与其说是取乐于他,还不如说是在羞辱他。甚至还有用小石块之类的东西投掷他,有时竟将其头部打起了血泡。小对手,开始是一个、二个,接着是三四个,后来竟发展到八九个,弄得“小发辫”很伤脑筋,但也毫无办法,只好逆来顺受。在一次放学回家的路上,“小发辫”又一次遭到了七个小对手的袭击。“小发辫”不像以前那样见到此景拔腿就跑,而是站立不动,待第一个挑衅者到达他跟前时,他鼓足勇气,上去就是一拳,将对手打翻在地,其余六个见势不妙,便一个个溜走了。从此,再没有人取乐、羞辱他了。他站起来了。“小发辫”由被动变为主动,是他的心理状态由消级转向积极的直接结果。由此可以看出,对于一个人来说,具备一个积极的心理状态是多么的重要!
人有一个积极的心理状态,遇到同事进步,会觉得自己又多一个学习的榜样;遇到同事失误,会产生同情、自责和帮助的心理;面对平凡的工作,也能产生极大的乐趣,觉得天地广阔,大有作为,如此等等。这种人脚下的路往往是宽阔的,办事的成功率是很高的,同时,这种人的人缘关系也是很好的,同其上司也最能保持一致。
②对工作尽心尽力。领导者工作上的高效率,是以部属工作上的尽心尽力为基础的,离开了这个基础,任何天才都不可能成功。当然,看其部属是否尽心尽力也是有尺度的。经验证明:凡是尽心尽力的部属,工作上首先都会有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和实施计划的具体方案;知道应该让上司在什么时候,在什么问题上出面支持自己,而不是事无巨细地陷上司于事务圈子;提交到上司面前的困难,不仅进行了中肯的分析,而且还有克服困难的可供选择的实施方案;敢于在上司即将出现失误的时候,据理力争,做事有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韧劲;从不随大流,更不做那些花里胡哨的表面文章;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,会无条件地去服从集体的利益……这种人是螺丝钉,拧在哪里就会在哪里发挥作用;是老黄牛,只知奉献,不讲索取;是大海岸上的岩石,能经受住巨浪的袭击;是高山岩石之松,能够经得起风寒;是成功不可缺少的一支重要力量。
③具有适度的自尊心。自尊心人皆有之,但在不同的个人身上所表现出来的“度”则各不相同。过弱则表现为自卑,老是觉得不如别人,这也办不到,那也不可能,消极悲观,事无所成;过强则表现为高傲,总觉得高人一等,缺乏自知之明。这种人的虚荣心、权力欲极强,固执己见、争强好胜是其重要特点。实际上,他们是大事办不来,小事不愿做,人际关系也不能得到很好的处理,到一处乱一处,是不受欢迎的人。自尊心过弱但心里内含着谦虚,只是谦虚过了头,达到了自卑。同样,过强的自尊心也内含着自信,只是自信过了头,达到了高傲。适度的自尊心,表现出了谦虚和自信的有机结合,是对上述二者的扬弃。有才干的部属,加上适度的自尊心,他们干起事来必定是左右逢源,如虎添翼,成功是把握之中的事。
④不搞阴谋活动。阴谋活动之所以冠以“阴”字,就在于它明暗不一,表里不一,现象和本质不一。一般来说,搞阴谋活动的人对自己所要表现出来的行为都是考虑再三的,并且是经过伪装的。尽管搞阴谋的人狡猾,但也不是不可将其识别的。就因为他们有几个“不一”,况且他们的活动还是在一定的人群中进行的,这就给人们提供了识别他们的条件。搞阴谋的人之所以要去搞阴谋,是因为他们对他们个人或小团体利益有着较强的追求欲望。可以说,自由主义、个人主义的发展与膨胀是阴谋活动的根源。搞自由主义、个人主义,一旦目的达不到,就有可能产生搞阴谋的动机。开始可能是搞些小阴谋,偶尔搞阴谋,继而是大阴谋,经常搞阴谋。阴谋败露,就可能会跳将出来,搞公开对抗。所以,他们是埋在团体中或领导者身边的定时炸弹,一

 



网站地图